了解了碳酸鈣本身的特性以及碳酸鈣對填充塑料性能的影響之后,提出對塑料用碳酸鈣的基本要求就比較簡單了。
1、碳酸鈣含量要高,硅、鐵等元素的化合物要盡量低,
2、有害重金屬元素含量更要嚴格要求。
3、白度要盡可能高
無論重鈣還是輕鈣,其白度主要取決于資源。對于塑料材料來說,白度高低并不影響材料的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但白度高給人的感覺好,同樣的性能白度高的更具競爭優勢。
吸油值越低越好
100g粉體材料所能吸收的鄰本二甲酸丁二純酯(DBP)的醉大量稱之為該材料的吸油值。
對于某些塑料制品,如軟質聚氯已烯、人造革、電纜料等,需使用增塑劑,碳酸鈣吸油值越高,越易將增塑劑吸附到填料中,使其失去增塑樹脂的作用,從而為達到一定的柔軟度需加大增塑劑用量,造成成本上升。通過對碳酸鈣表面處理,將碳酸鈣顆粒表面包覆,可以降低其吸油值。例如,經偶聯劑處理的輕質碳酸鈣其吸油值可從92.91g/100g降至49.33g/100g。
5、細度要適當,并非越細越好,粒徑分布也要因需而定
7、活化不活化要應依下游用戶需求而定。
(1)、特點:
重鈣
a顆粒形狀不規則,是多分散粉體。
b粒徑分布較寬。
c粒徑大。
輕鈣
a顆粒形狀規則,可視為單分散粉體,但可以是多種形狀,如紡錘形、立方形、針形、鏈形、球形、片形和四角柱形。
b粒度分布較窄。
c粒徑小。
(2)、外觀質量不同
堆積密度不同
重鈣與輕鈣明顯的區別就在于產品的堆積密度不同,一般重鈣產品的堆積密度較大,為0.8~1.3g/cm3,而輕鈣產品的堆積密度較小,多為0.5~0.7g/cm3,一些納米碳酸鈣產品的堆積密度可以達到0.28g/cm3左右。由產品的包裝體積也可以粗略分辨出重鈣和輕鈣產品,一般重鈣產品多為25kg/包,產品包裝體積較小,而同等質量的輕鈣產品包裝體積明顯較大,一些納米碳酸鈣產品還采用15kg/包或20kg/包的包裝。
白度
由于重鈣產品相對雜質較多,顆粒較大,因此產品白度一般為89%~93%,數的產品能達到95%,而輕鈣產品白度多為92%~95%,部分產品可以達到96%-97%,這也是輕鈣產品多用于高質量或淺色制品填充的主要原因。
水分
重鈣產品水分較低,同時也較為穩定,一般為0.2%~0.3%,一些高質量的重鈣產品水分可以達到0.1%左右。普通輕鈣產品水分為0.3%~0.8%,有時會有一定的波動。納米碳酸鈣產品隨產品應用類型的不同水分也有所差異,一些產品水分在0.1以下,而某些產品水分為1.5%左右。
碳酸鈣俗稱石灰石、石粉,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它是地球上常見物質,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堊、石灰巖、大理石、石灰華等巖石內,亦為動物骨骼或外殼的主要成份。碳酸鈣是一種白色粉末或無色結晶,無氣味,無味。呈堿性,在水中幾乎不溶,在乙醇中不溶,在含季銨鹽或二氧化碳的水中微溶(原因是碳酸鈣與之反應生成了微溶性物質微溶于水)。 關于碳酸鈣的基本常識就介紹到這,下面跟大家簡單的聊一聊碳酸鈣的幾個主要分類和用途。
1.按生產方法分類
根據碳酸鈣生產方法的不同,可以將碳酸鈣分為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膠體碳酸鈣和晶體碳酸鈣。
重質碳酸鈣(俗稱,重鈣)
是用機械方法(用雷蒙磨或其它高壓磨)直接粉碎天然的方解石、石灰石、白堊、貝殼等就可以制得。由于重質碳酸鈣的沉降體積比輕質碳酸鈣的沉降體積小,所以稱之為重質碳酸鈣。
性質:白色粉末。無臭、無味。露置空氣中無變化,比重2.710。熔點1339℃。幾乎不溶于水在含有銨鹽或三氧化二鐵的水中溶解,不溶于醇。遇稀醋酸、稀鹽酸發生泡沸,并溶解。加熱分解為氧化鈣(CaO)和二氧化碳(CO?)。
用途:按粉碎細度的不同,工業 上分為四種不同規格:單飛、雙飛、三飛、四飛,分別用于各工業部門。
單飛粉:用于生產無水氯化鈣(CaCl?),是生產的輔助原料。玻璃及水泥生產的主要原料。此外,也用于建筑材料和家禽飼料等。
雙飛粉:是生產無水氯化鈣和玻璃等的原料、橡膠和油漆的白色填料,以及建筑材料等。
三飛粉:用作塑料、涂料膩子、涂料、膠合板及油漆的填料。
四飛粉:用作電線絕緣層之填料、橡膠模壓制品以及瀝青制油氈之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