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級碳酸鈣作為一種重要的無機化工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等領域。它的生產是以石灰為原料,經煅燒后再消化、碳化、過濾、干燥等,生產的工藝流程長、能耗大。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生產過程中能耗成本,增強競爭力是企業的關注重點。食品級碳酸鈣成熟的碳化工藝要求碳化前漿料的溫度降至300C左右,若采用氫氧化鈣漿料冷卻器代替在精制氫氧化鈣漿料儲槽中裝有冷卻盤管,通入冷凍水將漿料冷卻的方法,可大大減少降溫的電耗和冷卻時間。其原理是利用較高溫度的氫氧化鈣漿料和較冷的空氣逆流直接接觸帶走熱量。氫氧化鈣漿料碳化過程產生的熱量過高會影響產品質量,所以必須在碳化釜的夾套通入冷凍水,可采用較低的深井作為冷卻水源。食品級碳酸鈣漿料化終點溫度不超過350C,食品級碳酸鈣漿料過濾時溫度過高,容易影響板框壓濾機的使用壽命。而利用板式熱交換器進行包裹前后的漿料的熱量交換可降低包裹后漿料的溫度和加熱待包裹漿料,能夠節約納米碳酸鈣包裹所需大量的蒸汽和能耗。
自去年以來,碳酸鈣行業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和穩中求進的大環境,以及國家全方面深化改革開放、簡政放權,采取系列措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出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好局面,國民經濟發展進入穩中求進的新常態。在這種形勢下,各地精心規劃鈣產業的發展,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挑戰,碳酸鈣行業呈現調結構、轉方式、提質增效的可喜局面。
一、行業面臨的經濟形勢
今年是“十二五"發展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布局“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關鍵之年,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化工行業出現生產、消費正增長,但利潤大幅回落的糾結局面。據有關統計,今年一季度工業生產增速有所回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價格水平低位運行,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呈現出四個特點:(1)工業增速處于“換擋期",由高速發展趨緩于中高速;(2)工業調結構處于“過渡期",淘汰落后,限制過剩產能增量,提倡和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3)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成為行業和企業的工作重點;(4)行業市場狀況不同,地區差異化發展,出現有盈有虧、有漲有落、有喜有憂現狀,體現了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規律。
二、行業發展有喜有憂
當前,行業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一方面是企業生產持續降溫,市場需求疲軟,價格下跌、回款延緩;生產要素成本提高,利潤空間繼續收窄;生產積極性受影響。另一方面是一些地區發揮資源優勢,積極規劃,加大固定資產投入,創建工業園區,做大做強碳酸鈣產業。廣西自治區賀州、來賓、江西永豐規劃的輕、重質碳酸鈣都在幾十萬噸到幾百萬噸。這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充分反映了地區差異化發展之必然,大家應以平和心態看待各地經濟、市場的差異化發展水平,總之,要堅決限制普通級碳酸鈣產能的增長,增量要向精細化發展。當務之急、重中之重是提質增效。
三、按照行業發展積累的經驗,調整產品結構,中型企業應為“533"的生產產能結構模式,*個數字代表普通輕質碳酸鈣產能;第二個數字代表活性輕質(超細)碳酸鈣產能;第三個數字代表重質碳酸鈣產能。這個結構有利于水平衡(環境保護),有利于調整產品質量,有利于提質增效,得到很多企業的認同。但是,應該注意,市場上納米碳酸鈣有魚龍混雜亂象,一些納米碳酸鈣生產企業在產品中大量摻混超細重質碳酸鈣;相反,一些重質碳酸鈣生產企業也購買輕質碳酸鈣摻混在重鈣中,都冠以納米碳酸鈣在市場上銷售,有損納米級產品整體聲譽。
1、用石灰石生產輕質碳酸鈣,礦石質里高低,直接影響產品的白度。因此提高輕質碳酸鈣的白度首先從原礦的選擇做起。當石灰石鐵含里≤0 .12 %、錳含里≤0.006 %、鹽酸不溶物含里s0.30%時,基本上能滿足生產白度合格的輕質碳酸鈣_
2、鐵含里超過0.2%時,產品會發黃甚至發紅造成白度下降,這時需通過化學制劑除鐵處理,如因設備造成鐵污染,也可同樣處理,如果不是鐵超標則不能采用此種方法處理,否則反而會降低白度。
3、如果礦石中其他雜質超標,也會造成白度不高,這時需通過多級除渣處理盡可能增加白度,一般提高有限,換礦石。如果本身含有色礦物高,應該采用漂白技術,用以提高輕質碳酸鈣的白度
4、然后根據石灰石及輕質碳酸鈣中含有的色素離子,分別采用還原漂白或氧化漂白或二者兼用漂白方法5、除此以外,還要加強管理、提高裝備水平,同時設備的及時檢修和維護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