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混凝土行業越來越多地使用礦渣和粉煤灰,其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我國粉煤灰和礦渣資源分布不均勻,部分地區甚至出現脫銷現象。我國石灰石資源分布廣泛,且其價格低廉、易于粉磨、運輸方便。將石灰石粉(以下簡稱石粉)作為礦物摻合料取代水泥應用于混凝土可以彌補粉煤灰供應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目前石粉在混凝土中的摻加方式基本分為兩種:一是石粉部分取代細骨料,即機制砂中石粉含量相對較高;二是石粉作為混凝土的礦物摻合料部分取代水泥[1]。石粉的不同摻加方式、不同摻量以及不同細度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不盡相同,在參考其它文獻時應注意其研究條件。
石灰石生產
石灰石特性:石材研習社(IDstone5A)
名稱:石灰石或碳酸鈣;
化學名:Ca(OH)2+CO2--->CaCO3+H2O;
密度:(根據密度可分為三個子類):
低密度石灰石——密度范圍110~135磅/立方英尺(1,760~2,160千克/立方米)。
中密度石灰石——密度范圍135~160磅/立方英尺(2,160~2,560千克/立方米)。
高密度石灰石——密度大于160磅/立方英尺(2,560千克/立方米)。
上述有關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及特點,可以看出石灰石具有密度低、強度低、天然紋理結晶和多孔類等特性。對照國內的有關標準和規范:
《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33-2001)3.2.1條:“幕墻石材宜選用火成巖,石材吸水率應小于0.8%”;3.2.2條:“花崗石板材的彎曲強度應經法定檢測機構檢測確定,其彎曲強度不應小于8.0MPa”。由于此規范發布時間較早,是2001年實施的,除花崗石外,當時尚無對其他石材作規定。
由于進入磨機內的石灰石中有時有一定的含水量,研磨時產生的熱量會使其變成水蒸氣,使系統內氣體總量增加。同時由于管道接合處或者空氣隨石灰石進入系統,也會使系統內氣體總量增加。研磨時摩擦熱也會使氣體升溫,體積膨脹。此時為了保持系統的負壓運行狀態可以開啟風機和主機之間的閥門使多余氣體自動導入脈沖布袋除塵器經過濾后排出,確保環境保護。
脫硫石灰石粉燃煤的煙氣脫硫技術是當前應用廣、的脫硫技術。對燃煤電廠而言,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FGD將是控制SO2排放的主要方法。目前國內外火電廠煙氣脫硫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為:脫硫、裝機容量大、技術水平先進、投資省、占地少、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可靠性好等。